建议

全球教育监测报告 2020

下载报告

圖片來源:Jenn Gardella /拯救兒童

建议

覆盖全民,缺一不可:学习者的多样性是值得珍视的力量

国际社会承诺实现包容教育,不是出于偶然,而是由于包容教育是高质量教育系统的基础,可以让每 名儿童、青年和成人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发挥自身的潜能。性别、年龄、地理位置、贫困、残疾、族裔、 土著身份、语言、宗教、移民或流离失所状况、性取向或性别认同表达、服刑、信仰和态度等因素,不应 构成在教育参与和经历方面对任何人给予歧视的理由。前提条件是,将学习者的多样性视为机遇,而不是 难题。假如人们视包容为不便或认为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固定不变,包容将无法实现。教育系统应满足所有 学习者的需求。

以下建议考量了造成障碍的深层根源以及与包容有关的广泛问题,这些都威胁着世界各国实现2030 年目标的希望。

1. 扩大对于包容教育的理解: 应容纳所有学习者,无论其身份、背景和能力如何。 

所有学习者都享有接受包容教育的权利,但许多政府尚未基于这项原则开展法律、政策制定和实践 工作。尊重多样性、相信人人都有其价值和潜力、深信人人都应受到尊重的教育系统,让所有人不 仅学会基础知识,还能学到建设可持续社会所需的多方面的技能。关键不在于建立一个包容的教育 体系,而在于不歧视和排斥任何人,要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作出一切合理的调整,同时努力推进性 别平等。干预措施应从儿童早期持续到成年之后,以促进终身学习,为此在编制教育部门规划时应 采用包容性视角。

2. 将资金提供给落后者:在数百万人得不到教育机会的情况下,包容无从谈起。 

一旦制定了法律文书来消除童工、童婚和少女怀孕等妨碍接受教育的障碍,政府应采用双管齐下的 做法,既要拨付一般性资金,为所有学习者营造包容性学习环境,同时也要尽早为最落后者提供专 项资金。入学之后的早期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残疾可能给学生进步和学习造成的影响。

3. 分享专业知识和资源:这是支持向包容平稳过渡的唯一出路。

从很多方面看,实现包容都是一项管理方面的挑战。应对多样性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稀缺。 由于推行隔离式教育,这些资源历来只集中在少数几个领域,而且分配不均。需要采取机制和激励 措施,灵活调动这些资源,确保主流学校和非正规教育机构可以得到专业知识的支持。

4. 与社区和家长开展有意义的协商:不能自上而下强行实现包容。  

在制定教育包容政策时,政府应为社区提供空间,使其能够作为平等的一方表达自己的意见。学校 应通过家长协会或学生配对系统,在学校实践的设计和落实方面加强校园内外的互动。每个人的意 见都应得到重视。

5. 确保政府机构、部门和层级之间的合作:教育包容是社会包容的一部分。 

承担包容教育行政职能的不同部委必须在确定需求、交流信息和制定计划方面开展协作。中央政府 应确保为地方政府执行明确规定的包容教育任务提供人力和财力支持。

6. 为非政府行动方提供空间,使其能够提出质疑和填补空白,但同时要确保其为相同的包容目标共同 努力。

政府必须起到领导作用,与非政府组织保持对话,确保提供的教育服务可以促进包容,并且符合标准和 国家政策。政府还应创造条件,让非政府组织能够监督政府履行承诺的情况,维护被教育拒之门外者的 权益。

7. 采用通用设计:确保包容系统能够帮助每名学习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所有儿童都应学习灵活、相关、无障碍、承认多样性并且满足不同学习者需求的同一套课程。口 语、手语和教科书中的形象应代表所有人,同时应消除陈规定型观念。应采用形成性评估,让学生 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应排斥任何人,应深入挖掘技术的巨大
潜力。

8. 培养教师队伍,增强其权能,并调动其积极性:所有教师应为向所有学生施教做好准备。

不应将包容性方法视为专业课题,而是应将其作为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在入职教育还是在 专业发展阶段。此类计划应注重消除认为部分学生存在缺陷和缺乏学习能力的根深蒂固的观点。校 长应做好准备,营造并传播包容性的校园风气。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同样有助于实现包容。

9. 在收集关于包容和促进包容的数据时要谨慎行事并尊重他人。  

教育部必须与其他部委及统计机构合作,有系统地收集人口数据,以便了解边缘化群体身处不利境地的程 度。关于残疾问题,应优先采用华盛顿小组的简易残疾问题集和儿童功能模块。行政系统收集数据,应以 为提供包容性教育服务制定援助规划和编制预算为目的,同时还应收集关于包容经验的数据。但在寻求详 细或可靠数据时,应将确保不损害学习者的利益排在第一位。

10. 向同伴学习:向包容教育的转型绝非易事。

包容意味着摆脱歧视和偏见,努力建设可以适应多种情况和多种现实的未来。这种转型的节奏和具体走向 是无法提前确定的,但通过教师网络、国家论坛以及地区和全球平台分享经验,可以让各方受益良多

代言人

這些組織認可了《 2020年創業板報告》的建議。